<em id="ht1db"></em>
            <em id="ht1db"><del id="ht1db"><big id="ht1db"></big></del></em>

            <big id="ht1db"></big>

              <b id="ht1db"></b>
              體檢報告解讀——高血壓
              發布時間:2023-10-27

              高血壓也稱血壓升高,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持續高于正常的現象 。高血壓常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大多數患者可在沒有任何癥狀的情況下發病,并且血管壁長期承受著高于正常的壓力會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等嚴重疾病。

              2018年修定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對高血壓的定義是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有3次診室血壓值均高于正常,即診室收縮壓(俗稱高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俗稱低壓)≥90mmHg,而且這3次血壓測量不在同一天內。

              2022年11月頒布的《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推薦將我國成人高血壓診斷界值下調為收縮壓≥130mmHg和/或舒張壓≥80mmHg。


              高血壓分類

              根據發病原因,高血壓分兩類:

              01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尚未明確的獨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

              02

              繼發性高血壓,又稱為癥狀性高血壓,在這類疾病中病因明確,高血壓僅是該種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血壓可暫時性或持久性升高。如腎實質性高血壓、腎動脈狹窄及其他血管壁引起的高血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及其他內分泌性高血壓、藥物性高血壓、妊娠高血壓等。


              高血壓分級


              2018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根據血壓升高的水平,可將高血壓分為高血壓1級(輕度)、2級(中度)、3級(重度)。

              01

              1級高血壓血壓值為收縮壓140~159 mmHg且舒張壓90~99 mmHg;

              02

              2級高血壓血壓值為160~179/100~109 mmHg

              03

              3級高血壓血壓值高于180/110 mmHg。

              如果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屬不同的級別時,則以較高的分級為準。

              2022年頒布的《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推薦將我國成人高血壓患者按血壓水平分為1級和2級。

              收縮壓13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為1級高血壓;

              收縮壓 ≥140 mmHg 和/或舒張壓≥90mmHg為2級高血壓。


              高血壓并發情況

              中國高血壓調查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2015年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7.9%,也就是說約每3位成人中就有1例高血壓患者,同時患病率趨勢總體還在逐漸增高。在最新的調查中還發現,農村地區患病率首次超越了城市地區;從南方到北方,高血壓患病率呈現遞增趨勢。


              高血壓常見癥狀


              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常見的是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發生血壓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復正常。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各種癥狀。此時被稱為緩進型高血壓病。緩進型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高血壓的癥狀與血壓水平有一定關聯,多數癥狀在緊張或勞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動后血壓可迅速升高,出現清晨高血壓,導致心腦血管事件多發生在清晨。

              當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甚至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癥狀,嚴重時會發生神志不清、抽搐,這就屬于急進型高血壓和高血壓危重癥,多會在短期內發生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如中風、心梗、腎衰等。癥狀與血壓升高的水平并無一致的關系。




              高血壓并發癥

              長期高血壓可以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如腦出血、腦血栓、腔隙性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冠心病、慢性腎衰、主動脈夾層、心力衰竭、眼底出血等。



              高血壓的飲食

              01

              低鹽飲食: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g,最好在5g。

              02

              主食要以粗糧、雜糧為主,多吃綠葉蔬菜,肉類一去皮的禽類及魚肉為主、紅肉、肥肉一定要少吃或不吃。

              03

              把握攝入量,低鹽、低脂、限酒、戒煙。

              04

              任何食物都沒有直接降壓作用,比如芹菜、苦瓜不可能直接降壓,一定要藥物治療。



              高血壓的治療

              高血壓治療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清淡飲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保證充足睡眠時間,不熬夜等。

              藥物治療,常用的降壓藥分為五大類:1、鈣離子拮抗劑如各種地平類藥物;2、ACEI類就是通常說的普利類藥物;3、ARB類就是沙坦類降壓;4、β受體阻滯劑就是洛爾類降壓藥;5、利尿劑類降壓藥。高血壓患者可以根據病情選擇適宜的降壓藥物或在醫生指導下聯合使用降壓藥物。

              目前為止還沒有方法可以治愈高血壓,高血壓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病情,將高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不會引發別的并發癥,患者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



              定期健康體檢

              定期健康體檢可以及時發現高血壓、并及時了解高血壓的各項靶器官的功能狀態。


              01


              體格檢查


              (1)正確測量血壓。由于血壓有波動性,且情緒激動、體力活動時會引起一時性的血壓升高,因此應至少2次在非同日靜息狀態下測得血壓升高時方可診斷高血壓,而血壓值應以連續測量3次的平均值計。仔細的體格檢查有助于發現繼發性高血壓線索和靶器官損害情況。

              (2)測量體重指數(BMI)、腰圍及臀圍。

              (3)檢查四肢動脈搏動和神經系統體征,聽診頸動脈、胸主動脈、腹部動脈和股動脈有無雜音。

              (4)觀察有無庫欣病面容、神經纖維瘤性皮膚斑、甲狀腺功能亢進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腫。

              (5)全面的心肺檢查。

              (6)全面詳細了解患者病史。



              02


              實驗室檢查


              可幫助判斷高血壓的病因及靶器官功能狀態。常規檢查項目有血常規、尿常規(包括蛋白、糖和尿沉渣鏡檢)、腎功能、血糖、血脂、血鉀、超聲心動圖、心電圖、胸部X線、眼底、動態血壓監測等。

              可根據需要和條件進一步檢查眼底以及頸動脈超聲等,以進一步了解有沒有動脈硬化及頸動脈斑塊形成。


              03


              腦核磁和心臟冠脈CT 檢查


                定期腦核磁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小的梗塞灶;心臟冠脈CT檢查可以了解心臟冠狀動脈有沒有形成斑塊及血管狹窄。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_久久只有精品婷婷五月天尤_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十页

                <em id="ht1db"></em>
                        <em id="ht1db"><del id="ht1db"><big id="ht1db"></big></del></em>

                        <big id="ht1db"></big>

                          <b id="ht1db"></b>